排序法是在看到图形资料或者表格资料后,先将其中的项目按数据大小排序后,再进行答题的方法。之所以不在文字资料中使用,一是因为文字资料的直观性不强,观察数据不方便;二是因为文字资料中与上一年度的数据比较时,很少列出上一年度的具体数据,不经过计算,很难进行不同数据之间的比较。
在图形资料和表格资料中,排序法的使用有两种方法。
第一种方法是在看到图形资料和表格资料时,立即进行排序。这时有两种情况,一是资料中项目比较多,而需要比较的数据种类比较少。例如图形表格综合资料题,表格资料为2007年部分国家(地区)国民生产总值,资料后有一道题目的C选项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第二的国家(地区),幸福指数排名第八。资料中需要比较的项目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、失业率和幸福指数,只有三项。这样需要比较的数据种类相对少一些的资料题,可在看到图形或表格后立即进行排序,而后再读题目。这样的好处是,在进行相关比较的时候,可以通过已经排好的序号直接进行,而不需要再仔细寻找。
二是资料中项目比较多,需要比较的数据种类也比较多。例如表格资料题世界部分城市气候状况,共有十二个城市参与比较,而数据种类包括纬度、海拔、最高温度、最低温度、最高降水、最低降水、最长日照、最短日照等,数据种类比较多,每一项数据均有十二个城市参与比较。显然,在时间宝贵的考场上,把十二个城市全部列出大小来会占用太多时间,所以可以采用的技巧是只用符号将不同数据中的最大最小值标出来,便于使用。
第二种方法是与先读题目法结合使用。在粗读资料后,先仔细研读题目,根据题目中指明的数据种类再进行排序。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节约时间,缺点是由于不会将所有数据排序,在对未排序的数据进行比较时由于没有先将其排序,无法观察出其大小序列关系,从而有可能加重了计算量。
两种方法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使用,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。应试者需要通过加强练习从而举一反三,融会贯通。从而真正在考场上做到学以致用。